中國人民銀行于2021年10月13日在官網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號)》,向收單機構和清算結構提出了支付受理終端業務管理、特約商戶管理、收單業務監測三方面的業務管理指示。且自2022年3月1日起,條碼支付也將成為監管對象。
《通知》發出后立即成為各平臺的熱議話題。因受到監管的支付條碼包含微信、支付寶等常見的收款碼,所以許多商家擔心《通知》實施后會導致自己的收款碼不能再繼續使用。
政策解讀
要想弄清移動支付平臺收款碼的使用是否會受到影響,首先要正確理解《通知》中的相關內容。《通知》中分別對收款條碼及面對面遠程收款的管理進行了詳細地說明。
收款條碼的管理: 有些文章標題對收款碼的描述忽略了“個人”二字,導致部分讀者以為《通知》實行以后,不能再繼續使用任何收款碼。事實上,收款條碼分為兩種——個人收款碼及商戶收款。根據《通知》里的管理內容可知,當個人存在明顯的經營性活動特征時,微信、支付寶等具有收款服務的機構不得為其個人收款條碼提供具有經營活動與相關活動的收款服務。簡而言之,自明年3月1日起,禁止個人收款條碼用于經營性收款,但是不會妨礙商戶二維碼的正常使用,也不會對消費者的使用產生任何影響。
遠程收款:除了面對面掃碼,還有一部分人會選擇通過遠程掃描靜態收款碼或識別相冊內保存的靜態收款碼截圖來進行支付。這種行為也將成為過去時。由《通知》可知,原則上收款機構應通過有效辦法禁止個人靜態收款碼以非面對面的遠程收款方式進行支付,確有必要者可以采取白名單管理的方式。為了防止白名單的過度濫用,需要謹慎把握白名單的入圍標準與人數、個人靜態收款條碼的有效期限、應用次數和交易額度。當個人動態收款條碼的留存方式為下載、截屏等時,其使用準則應以個人靜態收款條碼有關要求為準。
總結:
不必過于擔心自己難以適應政策的施行,《通知》中要求各支付服務平臺的服務方案應根據客戶的支付需求配套制定,完善各項服務工作,并設有過渡期,以保證相關要求的有效實行及業務的平穩過度。通過財付通公司官方的反饋得知:在今年3月1號后,個人收款二維碼仍可以繼續使用,只是會對一些明顯具備經營行為的用戶按規定升級為經營收款碼。
提醒廣大商戶不要被人歪曲新規忽悠了!阿里騰訊官方才是真正的執行機構,只有開店經營者且達到一定規模!才需要辦理商業收款碼(推薦選擇0.0%-0.3%之間),如果是個人擺攤、偶爾從事收款的人群個人建議可以等到不能用再想辦法。